首页

搜索 繁体

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74(2 / 2)

边,陆良离开鸿发公寓,坐在车内给孟常坤打去电话。

得知今天是他的养生日,在佘山会馆进行男士绿色健康理疗项目。

陆良立即驱车前往。

夏日深夜,山边的竹屋温泉,蝉鸣声声入耳,如同自然的交响乐。

孟常坤抹了把脸上的水迹,起身裹上浴袍,眼睛都快睁不开:“老弟,你慢慢泡,我顶不住就先走了。”

“嗯,拜拜~”

陆良泡着温泉,仰头看向屋顶,还在回想着刚刚的谈话。

新能源汽车或许是未来的趋势之一。

孟常坤曾在某个酒局,听领导说过,似乎要引进特斯拉,为其建造一座超级工厂。

国内充斥大量低端的制造业,赚的都是辛苦钱,国家一直有意进行产业升级。

虽然手机行业百花齐放,虽然都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。但希望的种子已经发芽,总有一天会诞生媲美苹果的国产高端旗舰。

可国家的体量太大,

仅靠手机制造业还是不够。

孟常坤举了个很生动的例子,一个男人的毕业套装都需要什么。

房子、车子、票子、妹子。

没等陆良回答,他直接了当公布答案。

如今的环境就是这样,一个男人需要拥有这四样,才算从社会大学毕业。

顺序也不是随便排列,而是从优到次。

过去十几年,国家一直都在积极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,可是那么多年过去,卖十辆五菱的收益,还是比不过一辆进口宝马。

国家有意改换赛道,所以近年来开始推动新能源发展。

但国内车企的尿性,懂的都懂,属于牵着不走,打着倒退,特别是那些合资车,当年是国家给予政策他们才能合资。

但现在一个个躺在功劳簿上,主打一个不动就不会出错,何必费劲巴拉研发所谓的新能源,博一个不确定的未来。

所以才打算引进,国外最负盛名的特斯拉,来当那条鲶鱼,驱赶国内的鱼群。

不过,孟常坤对新能源并不看好,虽然国家大力推动,注定会成气候,但需要的时间太久,可能熬着熬着就被熬死在路上了。

新能源说得好听,不就是电车。

电车就是老头乐,跟三轮的,两轮的,都没什么区别,刻板观念很难改变。

哪怕知道国家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,也给了许多优惠政策,但大企业都在观望。

大企业的经营方式是以稳定为前提,而且他们手持天量资金,哪怕等市场做出来了再进场,也能抢占一部分的生态位。

也不能说他们不对,

只能说国外企业确实更有开拓能力。

拿钱是贪,拿枪是反

“新能源行业开拓者,好像挺带感的!”

半个小时后,陆良泡的脑袋发昏,双腿发软,从池里爬出来,但也做出决定。

别人怕被熬死,怕等不到黎明到来,但是他不怕,赚了钱就得折腾,只赚不花,早晚会被当成年猪给宰了。

隔日上午,陆良来到新浦的行政街道,接受证监会问话。

“陆先生,您放心,我们只是正常的例行问话,请不要有压力。”

赵继胜露出善意的微笑,邀请陆良进入办公室,身后跟着两位记录员。

陆良翘着二郎腿,喝着咖啡,面露笑意:“赵组长,我像紧张的样子吗?”

赵继胜笑了笑,也没有继续深聊这个话题:“要不,那我们就正式开始吧?”

“可以。”陆良点头。

“陆先生,您当时是出于什么目的买入特力a这只股票。”

“前段时间国际黄金大涨,所以我看好特力a打造的黄金珠宝生态园区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