瞧见秦王抱着王后站在屋檐翘起的琉璃玉瓦之上,他长发披落,身形分明高大健硕若虎狼,却身轻如燕,一连穿梭在紧邻的数座宫殿之间,怀里的王后吓得滋儿哇乱叫。
李斯:“……”算了,秦王年满十九岁,想必还是有小孩心性。
否则他怎么笑这么大声,仿佛吓王后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。
李斯的确头一回见到秦王笑声朗朗,眉眼促狭,唇角勾起的笑脸灿烂。
更搞笑的是,他每次移动,底下那群侍卫和寺人撅着屁股跟着一起挪,‘哎哎哎’的叫着,生怕自己接不住人。
一刻钟后,秦王带着满脸的红印子下来了。
他皮肤白,稍微被掐几下就很明显。
王后留下一道气呼呼的背影走了,秦王理了理衣裳,轻咳两声,正经道,“客卿来见寡人,所为何事?”
李斯只好装刚才那一幕没发生,“王上,适才您下诏说想要将太原郡作为封国赏赐给有功的臣子,这实在不妥。”
“有何不妥。”秦王侧目以对,目光透着些许好奇。
怪的是,方才秦王明明在接见燕太子丹,也不知是何时拟的诏书,相邦吕不韦与太后都加盖了印章,没有人有异议,想来这不是今日的心血来潮。
“不知这封国的赏赐,您是要用来……”李斯欲言又止。
乍一看是要给成蛟准备的,毕竟成蛟马上就要领兵,也正是因为有这消息,燕太子才想与秦国盟好,亲自来秦当质子,想要取信于秦王。
可李斯觉得这不大对劲,秦王会是这种顺着那两位摄政人意愿的人?虽然他一直反对成蛟领兵,可李斯只觉秦王仿佛在顺水推舟,并非真心实意的反对。
“李斯,”秦王任由寺人替自己更换衣裳,懒懒的倚靠在软椅上,抬起脚让人给自己换鞋子,他的目光抬起落在李斯的脸上,“你富有才干,却过于自保,有话不敢说,有事亦不敢做,是怕有朝一日寡人贬黜于你?”
李斯心神一紧,正要解释,又听秦王腔调玩味:“还是说,你惧怕被相邦针对?”
一臣不能侍二主。
这是大忌。
李斯寡言,最终试探性道,“王上这是在垂钓?”
封国是一块肥肉,被执棋者抛到棋盘中,棋盘上共有三组势力,即便他们知晓这肥肉或许有诈,却难以抵挡诱惑,对其虎视眈眈。
毕竟君王承诺既出,绝无反悔的余地,封国可是实实在在的。
秦王穿好了鞋子,哼笑了一声,不置可否,起身道,“这季节上哪儿垂钓去啊,来,随寡人手谈一局。”
李斯心中大定,跟随在秦王身后道,“臣曾听过一桃杀三士的俗语。”
秦王:“哦?”
李斯:“相传有一年大干旱,民不聊生,农民被三位仇家所苛责,大家都快饿死了,可树上的桃儿只剩下了一颗,农民也想自己吃,于是它将桃儿摆放在桌上,那三位仇家为了摆在明面上的桃儿大打出手,最后自相残杀,胜出者体力耗尽,农民则拿起自己趁手的农具砸死了筋疲力尽的胜出者。”
“此计谋最精妙的在于它是阳谋,即便看穿了农民的计策,那三位仇家亦无可奈何,都心存幻想,以为自己会是最终的胜利者。”
“依客卿所言,这农民狡诈的很呐。”
“非也,非也。”李斯跟随秦王一同坐下,寺人呈上茶水,“这桃儿原本便是农民亲手所种,他哪里是为了杀人?分明是为了自保,这如何能称得上是狡诈呢?反倒是他以弱离间强者,以小胜大,非池中之物。”
秦王闻言大笑出声,怪异的打量了几眼李斯,“客卿,你上回提及你的大儿子李由,寡人有意让他此次随阵上前线,你意下如何?”
李斯立即肃穆,起身郑重其事的跪下俯首,“臣替由儿领旨谢恩!”
“动不动跪什么,快起来吧。”秦王落下一子,“棋局没完呢,要偷懒?”
李斯亢奋,大声应下:“诺!”
秦王不悦:“小声些,王后睡下了。”
“……”李斯噤声,俯身用屁股找座位,赶紧坐下。
“呃,王后若是被惊醒?”
“她超凶。”
“……哦,哦,那是要小声些。”
李斯擦了一把汗,有点无语,又有点想笑。
手谈三局,秦王三局两胜,他看了一眼李斯,李斯垂头收拾棋盘,只当没看见秦王的眼神。
离去昭阳宫,他夸赞,“王上于武术上亦颇有天赋,臣方才见您身姿灵动,身轻如燕,不擅此道的人瞧见了,只怕是以为王上会飞。”
秦王信步闲庭,步履散漫,“寡人四岁习武,至今十多年从未停歇,这也并非难事,”说着,他回神打量李斯一阵,“客卿瞧起来是个重文轻武的,为何?”
李斯:“呃,臣身子骨不行,打小咳嗽,是个药罐子,不甚喜爱出汗。”
“那是要好生保养,王后精通药膳,寡人让她抄一份菜谱你带回

